编者按股票配资官方平台
由东莞市教育局、东莞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“重走东纵路”主题征文活动(详情点击链接),自5月20日启动以来,正火热进行中!作为东莞“重走东纵路”八大主题活动中“写”的重要实践平台,该活动为全市师生提供了一个深情回望历史、感悟革命精神、传承红色基因的创作舞台。
活动启动后,我们欣喜地收到了众多饱含真情实感的投稿。孩子们通过文字,记录下研学路上的见闻与思考,表达了对东纵先辈的崇高敬意。经过评审委员会公平公正的严格遴选,挑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每周集中展示。让我们跟随少年们的文字,共同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传承与新时代的青春回响!
重走东纵路,传承爱国情
作者:陈嘉桐
高埗镇东联小学 二年级(1)班
指导老师:熊晓桐
东莞,是我热爱的家乡,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,更有珍贵的红色记忆。东江纵队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,为了国家和人民,英勇无畏。
学校组织我们“重走东纵路”,走进大岭山东江纵队纪念馆,我仿佛打开了时光的大门。看着馆内的文物,听着讲解员讲述当年的故事,那些革命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战斗的画面,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。他们吃不饱、穿不暖,却凭借着对祖国的热爱,顽强抵抗敌人。
爷爷常说他们过去吃不饱穿不暖,如今我们的生活幸福美满,餐桌上摆满丰富的食物,衣柜里有各式各样漂亮的衣服。这幸福生活,是无数革命先辈,包括东江纵队的英雄们,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没有他们的付出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安稳。
每当学校举行升旗仪式,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,我心中的敬意更浓。重走东纵路后,我更明白这面红旗的重量,它是无数先烈的信仰,是祖国强大的象征。
作为新时代的东莞少年,我要努力学习知识,锻炼本领,像东江纵队的英雄们一样,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。我爱祖国,爱家乡的红色故事,我会带着这份热爱,在成长路上勇敢前行,让东纵革命精神永远闪光!
会说话的炮台
作者: 陈语萱
长安镇中心小学 四年级(1)班
指导老师:李攀
当大巴车“嘎吱”一声停在虎门海战博物馆门口时,我书包里的薯片袋还在哗啦作响。可一抬头,我就被震住了——锈迹斑斑的威远炮台像时间的巨人,沉默地蹲在珠江入海口,炮管直指灰蒙蒙的远方,仿佛随时要吼出声来。江风带着咸腥味扑上脸颊,导游老师的声音在风中飘荡:“1840年,炮弹就是从这里撕开了中国的门……”
一踏进博物馆大厅,我差点撞进历史怀里!序厅中央的雕塑像一块陨石砸进清朝地图,碎裂的铁链缠着扭曲的烟枪和大炮,看得我汗毛倒竖。正发愣呢,老师突然塞给我一张“历史盲盒”任务卡:“找出真正的鸦片制作工具!”我像侦探似的在展柜间穿梭,终于锁定一个黑乎乎的陶罐——标签写着“鸦片熬制锅”,罐壁糊着层沥青似的污垢。伸手一摸,冰凉粗糙的触感像蛇一样钻进指尖,恍惚间仿佛看见黑烟滚滚升起,骨瘦如柴的人影在烟雾里摇晃。
“哇!这根本不是画,是穿越门吧?”冲到半景画馆时,我惊得原地蹦跳。1500平方米的环形巨幕上,火焰吞噬着虎门炮台,关天培将军的披风在硝烟中翻卷如鹰。地面竟然隆起真实的沙包工事,断裂的木栅栏差点绊倒我!立体音响里炮声震得地板发颤,英舰“硫磺号”的侧舷炮口红光一闪——“轰!”我下意识抱头蹲下,再睁眼时,掌心全是汗。原来历史不是书上的铅字,是会烫人的活火山啊!
最让我心跳加速的是禁毒展厅的“重拳出击”体感游戏。屏幕里罂粟花妖冶绽放,我对着感应器拼命挥拳,花瓣随着我的动作片片崩裂。旁边的小胖边打边喊:“让你毒害林则徐爷爷!吃我一记‘天马流星拳’!”满屋子爆发出胜利的欢呼。原来拳头不仅能打游戏,还能守护正义——当年东江纵队的叔叔阿姨们,是不是也这样攥紧拳头冲进硝烟里呢?
走上宣誓广场时,落日正给虎门大桥镀上金边。老师指着锈蚀的炮身轻声说:“它们曾是闭上的嘴,如今是睁开的眼。”我忽然懂了:1840年的大炮轰开国门,1943年东纵战士在东莞用土枪守护家门,而此刻我手表的GPS定位正连接着北斗卫星——从挨打到反击,再到领跑,这条路上跌倒了多少英雄!
晚风里,我戴着的红领巾像火焰般猎猎飞扬。远处万吨巨轮正穿过虎门大桥,汽笛长鸣如时代的接力号。摸了摸口袋里的“禁毒小卫士”徽章,我对着珠江大喊:“放心吧老炮台!你们打不完的仗——我们接着打!”喊声撞在江面碎成粼粼波光,每一片都映着少年眼底的星光。
探寻东纵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
作者:张钰晟
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(4)班
指导老师:黎远康
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,东江纵队宛如划破漫漫长夜的璀璨星辰,以其不屈的意志和英勇的抗争,驱散了侵略者笼罩的阴霾,为华南大地的民众照亮了保家卫国的前行之路。怀着对东纵战士们深深的崇敬与景仰,我踏入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,开启了一场探寻红色文化、触摸历史温度的心灵之旅。
一迈进纪念馆,仿佛时光瞬间倒流,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,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。其中,那个日军使用过的防毒面具格外引人注目,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,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残酷往事。1939年,罪恶的日军成立了8604部队,打着“防疫给水”的幌子,却在暗地里进行着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。在广东的土地上,他们用无辜民众的生命做活体实验,数万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,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啊!如今,这个防毒面具静静地躺在展示架上,虽然无声,却似一声声悲愤的呐喊,强烈地控诉着日军的残暴与罪恶。每一道划痕、每一处磨损,都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,让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。
沿着历史的足迹继续前行,我来到了“梅塘战斗”的展区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跃入眼帘,在讲解员阿姨声情并茂的讲解下,八十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仿佛就在眼前重现。1944年,日军500余人妄图偷袭我军,却没想到被我军敏锐地察觉。我军第三大队独立中队临危不惧,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,顽强地阻击着日军,他们坚守阵地,直至友军增援。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,战士们的身影如钢铁般坚毅,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枪林弹雨。日军见形势不妙,最终狼狈逃窜。而敌军大队长加藤,因这次惨败羞愧难当,选择了自尽。他的结局,是侵略者失败的注脚,更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有力证明。
凝视着这幅画,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,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。耳边是枪炮的轰鸣声,眼前是战士们坚定无畏的身影。他们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祖国的忠诚、对民族的担当和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。他们一次次地冲锋陷阵,击退一波又一波的日军,那是为了保卫家园、为了守护亲人、为了民族的尊严而战!他们的英勇事迹,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,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参观完东江纵队纪念馆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走出纪念馆,阳光洒在身上,格外温暖。如今的我们,能够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安心学习,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悠然漫步,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中幸福生活,这一切的美好都来之不易。这是无数像东纵战士一样的先辈们,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。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、民族的解放,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,他们的奉献和牺牲,我们永远不能忘记。
作为新时代的学生,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使命。我们要好好学习,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,立志成为国之栋梁。我们要传承先辈们的红色精神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勇往直前,毫不退缩。我们要像先辈们一样,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,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,让红色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继续熠熠生辉!
股票配资官方平台
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